联系我们
  • 值班经理:魏经理 13838392853
  • 值班经理:黄经理 15937151593
  • 值班经理:张经理 15890619002
  • 固定电话:0371-87091606 63605669
  • 在线QQ:1736136650  郑州鉴志谱古籍印刷厂
行业动态
当前位置:郑州鉴志谱古籍印刷公司 >> 行业动态 >> 浏览文章

孔德墉修谱维系孔氏血脉

时间:2017年06月11日 来源:不详 发布人:佚名

孔德墉修谱维系孔氏血脉

孔德墉近照

由于孔德成脱离曲阜孔府,属于孔府近支的孔德墉就成为他在中国大陆的代表。这位长在衍圣公府的孔氏子弟,用他的小我视角显现了这个天下第一家族近百年的兴衰绵延。

在离北京燕莎中间不远的一个小区里,我们见到了已经81岁高龄的孔德墉老师,他一脸福相,性格宽厚,虽年事已高,但面色红润,声音嘹亮,步伐壮健,一点也不显老态。其言谈举止及待人接物,还浓郁地保留着民国风度。

他是孔德成的堂弟,世居曲阜,后移居香港,成为了一位企业家。1998 年,经孔德成允许,他在香港注册成立了《孔子世家谱》续修工作协会,义务是:主持第五次大修孔氏家谱——虽然,按照祖制,只有衍圣公才有权力主持此事。

所谓盛世修谱,从宋代之前收录世袭奉祀的嫡系长孙一人的手抄本孔氏家谱开始,假如不算大修的话,孔氏家族一共经历了六次修谱。自明朝起,《孔子世家谱》虽有“六十年一大修,三十年一小修”的定约,但《孔子世家谱》现实上只大修了4次:即明天启年间、清康熙年间、乾隆年间和1930年至1937年间。

根据家谱统计,这个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“世界最长家谱”的重大家族,厥后裔亦呈几何数字增加:清康熙年间续修的家谱共计孔子后裔近2万人,乾隆年间为10万余人,到了民国时期已增至56万人,而今,全球已多至400万人。

然而,这个重大家族在20世纪却经历了漫长的考验,自1919年五四活动“打倒孔家店”,再到1949年之后的“破四旧”、“批林批孔”等活动中,早已是“斯文扫地”,更遑论大修家谱。

谁也没有想到,在经过近百年波折后,这个家族使命最终落到了孔德墉的身上。而他从孔家大院的出走、流浪、求生、迁徙以及再次回归的小我史,又好像暗合了孔府这一圣人之家近一个世纪的多舛命运。
孔府生活

孔府是世袭“衍圣公”居住的地方,孔德墉虽不是嫡系血脉,但与孔德成属于近支,因缘际会,在这座大院内度过了八年时光。

1937年12月尾,衍圣公孔德成老师随国民当局前往重庆,托付孔德墉父亲孔令煜代理留守曲阜,守护祖坟。于是,孔德墉便追随父亲留守孔家大院。

孔德墉还记得,孔德成走的那天晚上,院子很黑,孔家大院的人正在吃晚饭。这时,忽然来了几小我,领头的是国民党要员孙桐萱,他对孔德成说:“可能要打仗了,请你跟我们走。”

孔德成看到孙桐萱后面那两名国民党士兵拎着盒子枪,知道这形式非走不可了。当时,孔德墉的父亲孔令煜还在宁阳县办事,国民党又派专车赶往宁阳把他接回孔家大院,最后,孔德成跟孔令煜签订了一份协议,大意是委托他照管孔府。凌晨四点,签完协议的孔德成脱离了孔家大院,凌晨六点,日本人入驻大院。

孔德墉说:“如今看来,蒋介石办了一件好事,若孔德成落入日本人之手,后果不堪设想。起码会把他绑架至日本,供奉成名不副实的‘伪圣人’。”

其实,在此之前,日本人早有预谋,曾几次约请孔德成赴日本祭孔,都被他拒绝。这次日本人照旧迟了一步。

120名日本兵霸占了孔家大院,他们在孔府还算忠实、规矩。大院内凡贴上“内宅,止步”的字样,若没上级批示,日本兵一样平常不敢贸然闯入。

日本人之所以如许做,孔德墉说,可能有两方面的缘故原由:一方面,日本的高级将领照旧把这座中国精神权力与儒家文化的象征,作为日本周全统治中国的紧张领地,具有战略意义,所以不敢搪突;另一方面,也与日本人尊孔的传统有关,他们把孔府奉若神明,即便是日本军方组团参观,也要规规矩矩地排队。

“我接待过一位少将,他不敢坐在我的上边,只要我坐在上边的话,他肯定会主动地坐在下边。当官的坐在他的旁边,其余的悉数都要在外边站着。” 

在孔德墉15岁时,曾到日本宪兵队过春节,为了透露表现敬意,日本人请来女人伺候就餐,别人都配的是一个女人,而给他配的则是两个女人。后来,他才知道这些女人悉数都是“慰安妇”。

的确,相对表面的战火纷飞,孔家大院确是一片平和景象。大院里的生活衣食无忧,镇静安稳,天天吃着炒菠菜、炒肉丝等四菜一汤组成的“高级农村饭”。孔德墉大部分时间也都是住在孔家大院里,寻常也不出去。假如想玩的话,大院里面就有个很大的后花园。
随波远行

按照规定,孔府大院的后裔子弟都要到私塾里念书,孔府也是中国最大的私塾。孔府有个后花园,一棵千年何首乌,一株五柏抱槐,一幅 “金光大道”的壁画等,组成了孔德墉念书时的记忆。

所有孔氏贵族的孩子都要到私塾里去研读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以及演习书法,天天的日程安排得特别很是有序。清晨六点多起床,八点钟到学堂里跟先生一路吃早点,然后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诵读圣贤经典。教书老师是前清的一位学识广博的翰林。

长期深居于深宅大院,孔德墉心中反而生出了很多对外界的憧憬和冲动。

孔德墉在私塾诵读圣贤经典、演习书法的同时,他还抽出时间,跟曲阜师范黉舍的一名音乐先生学习钢琴,他凭此走出了幽深的孔家大院。

1945年,他考上北京国立艺术专科黉舍音乐系,那年他刚满18岁。他把这次“出走”称为“人生的迁移转变点”。

他刚脱离孔家大院8个月的时间,曲阜就解放了。但他与家人完全失去了联系,这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。幸好他后来获得了奖学金才没再那么费力。

“我在孔家大院里禁锢的时间太长了,所以我出来后觉得什么都是奇怪的。” 

1950年10月,他被分配到了中国音乐研究所里工作,他最自满的工作成绩便是创建了“中国音乐陈列馆”。

好景不长,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了,全国爆发“破四旧”、“批林批孔”活动,曲阜被高音喇叭中的政治口号所淹没,大字报贴满大街小巷,《讨孔战报》是当地最流行的读物。“三孔”(孔庙、孔府、孔林)则在谭厚兰带领的200名红卫兵的打砸声中破碎。

身为孔子的后裔,天然难免受到批判和牵连。他被发配到天津静海“五七”干校做食堂管理员,跟华君武、赵寻、钟灵、吴祖光、丁聪、冯牧、郭小川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一路接受“审查”和“改造”。孔德墉与这些文化名人的关系很好。

1980年2月,孔德墉脱离大陆,前往香港定居。
千年梦想

“文革”结束,坚冰开始松动,对孔子的评价也从阶级斗争的层面回复到正常的文化形态。

1987年9月,中国孔子基金会信用会长谷牧和会长匡亚明提出要续修孔氏家谱,认为这是继续传统文化的题目。1992年,曲阜市请示了国务院台湾办公室、中间统战部,赞成修谱。

但题目是,嫡传长孙孔德成已于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迁居台湾,孔氏在大陆已缺乏最权威的代表。

经过争夺,孔德墉于1996年9月尾获准前往台北拜会堂哥。孔德成透露表现同意修谱,但详细操作事宜由孔德墉代劳。1998年,孔德墉在香港注册了《孔子世家谱》续修工作协会,为方便认证调查工作,续谱办公室设在山东济南。

从1999年起, 他与家住济南的孔德威、孔德宏按照《民国谱》上记载的地址,给各地大量写信,收信人为“孔氏族人”,但这些信件大部分石沉大海,回复者寥寥无几。他们还去广东、江苏、四川等省跋山涉水深入孔姓村庄实地调查,可结果不佳,大部分人态度冷淡,认为他们是骗子。

真正的转机从2003年开始。随着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正视,以及孔氏家族续谱之事被消息媒体报道,许多分散在各地的孔氏后人开始信赖修谱一事,并且自动前往山东“寻根”,一些曾经拒绝的族人也要求入谱。

有一次,山西昔阳县一群孔姓人找到孔德墉,拿出族谱,让他查查本身是“真孔”照旧“假孔”,《孔子世家谱》续修工作协会编辑部将他们的谱与民国谱对照,发现该支源自唐末第四十一代孔邈,证明他们确为孔子后裔,大家抱头痛哭。

孔德墉试图在这次续新家谱的过程中,进行许多方面的“突破”。即不分性别、不分民族、不分国际的“三不分”方针。民国时期续写的孔氏家谱是个创举,由于它首次把家谱修成了“全国谱”,而这次孔德墉还想更勇敢一点,他想把孔氏家谱修成一部“全球谱”。目前,《孔子世家谱》续修工作协会已活着界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。孔子海外后裔以韩国人最多,其次是美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瑞士等国。

除此之外,他还专门为新修的家谱编辑了一套电脑程序,这又是一项伟大的工程,意味着要专门设计一个重大的数据库。据续谱办公室人员说,孔德墉小我为此次修谱已花费不下八百余万元。

不过,他的种种行动难免也会遭到许多人的质疑。

“我还有许多禁忌想突破,但如今还没敢定,由于反对我的人不少。”他说,“假如想改变这一近况,获得更多孔氏族人理解的话,就要花时间去说服和改变传统观念。”譬如以曲阜为中间的“中间论”。由于在许多曲阜孔姓族人看来,孔子生于曲阜,长于曲阜,死于曲阜,理应以曲阜为中间。

孔德墉想改变如许的近况。他曾在一次家族会议上说:“都什么时代了,我觉得家谱的补葺,可以说曲阜是‘根’,但不能就说是‘中间’,更别提曲阜籍的题目了,别瞧不起‘流寓户’,这会影响连合和凝聚力。”

当然,一个享受上千年特权的重大家族,难免会出现宗派以及意见分歧的题目,包括孔氏家族历史上存在的“北宗”与“南宗”、“内孔”与“外孔”的题目,都是这种矛盾的表现,这些矛盾至今都还隐隐地存在。

这些隐隐的宗派以及种种矛盾,或许正是孔德墉此次修谱的意义和出发点,按照他的说法是:“这是孔家人的传统,也是孔家人千年来的梦想。”

锐意进取的郑州鉴志谱古籍印刷厂

郑州鉴志谱古籍印刷厂专业从事年鉴印刷、宣纸印刷和古籍印刷。本公司集印刷、制版、装订为一体,专门设计现代文字稿、繁体竖排的宣纸线装书,亦可承印各类古代书籍影印的线装书,亦可以承担古籍仿真复制业务,书画照片图稿线装书,以及地方志,文物古藏,书画拓片、历史文稿档案画卷等。我司是国内领先的宣纸印刷厂,我厂的产品(如仿古装订、宣纸彩页等)保存期长、成书美观大方,深受客户的喜爱......

  • 值班经理:魏经理
  • 手机:13838392853(同微信号)
  • 固定电话:0371-87091606
  • 地址:郑州市经七路与丰产路交叉口信达大厦后院